【器材實驗室 06】音色專欄 – 電吉他效果器,探尋音色的旅程

Last Updated on 2024-01-17

【器材實驗室 09】音色專欄 ─ 電吉他效果器,探尋音色的旅程

電吉他是一項能夠製造「多樣化、廣泛效果」音色的樂器,透過不同的器材組合或操作,就可以創造出豐富的可能性。

關於電吉他的「音色處理」,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介紹了比較常見的其中一種方法 ─「等化器 EQ 」的操作。

透過 EQ 的操作,我們就可以獲得良好的音色「基底」。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搭配其他的音色渲染,也就是這篇文章將要繼續介紹的 ─ 電吉他「音色效果( Effect )」。

1. 什麼是電吉他音效?

# 1.1. 音效 (音色效果)

首先,我們先來想像一下「撥動木吉他琴弦」的時候,所發出來的聲響。

此時,木吉他所發出的聲響,就好比是「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始音色。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在 20 世紀初期,逐漸掌握了將「電路結構」結合於吉他的技術,並且設計出了「電吉他」。

雖然起初的目的,是使用電路結構,來將電吉他進行「音量放大」。

但是,藉由電路結構的應用,人們也發展出了對「吉他原始音色」進行後續的「電路處理」,進而產生出豐富的「音色效果」。

透過電吉他「拾音器」將聲音轉換為電訊號,就能進行後續的「電路處理」,並且產生音效。
透過電吉他「拾音器」將聲音轉換為電訊號,就能進行後續的「電路處理」,並且產生音效

# 1.2. 音效 ─ 用途

當你在進行吉他的演奏時,為了追求歌曲的「特定情緒、或者氛圍」,也許你會需要使用不同的吉他「演奏手法與技巧」來達到目的。

但若你搭配了不同的電吉他「音效」,你就可以藉由「音效 + 演奏手法與技巧」來達到原始音色所無法呈現的特殊氛圍。

運用電吉他的豐富音效,是這項樂器的一大優勢與特色,同時也是電吉他樂手的一大樂趣!

透過「音效 + 演奏手法與技巧」就能夠呈現出特殊的氛圍。
透過「音效 + 演奏手法與技巧」就能夠呈現出特殊的氛圍

2. 音效 5 大分類

恰當地使用電吉他音效,將能夠演奏出樂曲的深度、品質、獨特創造力。

然而,目前市面上「電吉他效果器」的數量非常地龐大,你幾乎是沒辦法一次就將他們認識完畢的。

為了更有效地認識效果器,通常會將「功能原理相近」的效果分類為一類;並且歸納出 5 大分類。

 音效 5 大分類

主要原理

破音
Distortion

在聲音放大的過程中,刻意讓聲波「超出」器材的正常操作區間( 線性區 ),藉此達到「失真」音效。

✅ 例如: Overdrive、Distortion、Fuzz、...

動態
Dynamic

Dynamic 可以依照參數的調整,自動調節音量。

✅ 例如: Compressor、Volume、...

調變
Modulation

運用載波( Carrier Wave )的訊號混和技術,改變原始聲波的波形。

✅ 例如: Chorus、Flanger、Phaser、Tremolo、...

時間
Time

在細微的時間差當中,使用重複的原始聲波( 或者處理過的聲波 ),藉此製造出具有實體空間感的聲音。

✅ 例如: Reverb、Delay、...

頻率
Frequency

若使用傅立葉( Fourier )數學原理,就可以將「原始聲波」分析為無數的「單一頻率波」之組合。

接著,能夠進一步針對「特定頻率」的波,進行不同的權重分配。

✅ 例如: EQ、Wah-wah、Envelope-filter、...

💡小提示:製造出「音效」的訊號處理過程,與「聲波的物理特性、數學」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就連「音樂理論」其實也是隱含了許多「物理、數學」觀念。

因此,我先前的理工組、通訊工程師背景,經常可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派上用場,這倒是讓我挺意外的( 還以為再也用不到了 ㄎㄎ。)

電吉他效果器非常的豐富,建議由「音效 5 大分類」進行初步認識。
電吉他效果器非常的豐富,建議由「音效 5 大分類」進行初步認識

3. 音效 ─ 常見效果器

當你對於「音效的 5 大分類」有了初步認識後,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這些分類中,最常見的效果器吧!

# 3.1. 破音系 Distortion

Distortion Effects( 失真音效、或者稱為「破音」)可以說是最經典的電吉他音效。

在音效的發展歷史中,Distortion 最早是起因於器材「不理想」的特性。

當我們對音箱的音量進行放大,在高增益、高音量時,會發生音箱的聲音波形「變形」之情況,原始聲音也會因此「變質」。


但是,若我們巧妙地將 Distortion 用作為音色,就能夠創造出「如砂礫般」的粗糙感音色、也能進行「嘶吼般」的電吉他演奏。

也因為如此,在後續的器材發展之中,便設計出了許多「刻意」製造出 Distortion 音效的器材或操作。

而這也正是 Hard Rock、Heavy Metal、Punk、… 等曲風所大量使用的音色。

 Distortion
常見效果分類

依照「失真程度」作區別

Overdrive

中等程度的失真。
創造「砂礫般」的粗糙感。

Distortion

高度失真。
嘶吼般、充滿侵略感的音色。

Fuzz

過量的嚴重失真。
更侵略、甚至會產生嗡嗡聲的音色。
知名吉他手 Jimi Hendrix 正是聞名於 Fuzz 的狂野音色。

透過樂器品牌 Fender 的單顆效果器介紹,來試聽一下這些音色吧:

Fuzz( 1:19 – 5:19


Overdrive5:20 – 8:17

Distortion( 8:18 – 10:30

# 3.2. 動態系 Dynamic

Dynamic Effects( 動態音效 )通常可以藉由 Compressor 或者 Volume 這兩種效果器,來對「音量大小」進行調節。

Dynamic
常見效果分類

操作方式

Compressor

設定音量門檻。

若超出門檻範圍,就會依照「你預先輸入的參數」自動進行補償。

Volume

Volume( 音量 )踏板,可以透過腳踩踏板的方式,直接對音量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在吉他情緒「準備高漲」的時刻,也可以使用 Volume 踏板來平滑地提升音量。

✅ 舉例來說:當你在演奏電吉他時,因為眾多器材的搭配與操作,可能會有音量忽大忽小的情況,此時 Dynamic 就能發揮他的功用了。

Dynamic 能夠對這些「浮動的音量」進行補償,讓電吉他演奏的聲音更加流暢、自然。

正因為如此,你也很難去發現 Dynamic 這個音效的存在;因為他的目的,正是讓音量聽起來是「正確無誤」的。

Dynamic Effects 能夠對「浮動的音量」進行補償,藉此讓聲音更加流暢自然。
Dynamic Effects 能夠對「浮動的音量」進行補償,藉此讓聲音更加流暢自然

# 3.3. 調變系 Modulation

Modulation Effects( 調變音效 )是一種使用「原始聲波 + 載波( Carrier Wave )」的技術。

透過這樣的「訊號混和」技術,就能夠依照需求,來改變「原始聲波」的波形,音色也會因此獲得改變。

「原始聲波」藉由 Modulation 所造成改變的特性,包括: 音量、音高、… 等聲波特性。

Modulation
常見效果分類

原理與聽覺呈現

Chorus

會製造出「不同頻率」的複製聲波,並且疊加到原始聲波上面。

能夠讓聲音有「變厚」的感覺。

 小提示:以唱歌來比喻的話,就像是主唱歌手 + 合唱歌手的搭配。

Flanger

Flanger 音效的 Modulation 技術,能夠對原始聲波製造出「頻率升高、下降」的結果。

聽覺呈現上,通常可以描述為:「微妙的漩渦感」或者「飛機從上空掠過的呼嘯感」


 小提示:最早,是透過傳統的「錄音磁帶( Tape )」中,兩個音軌的「不同步」播放,用來達到 Flanger 音效。而現今,則可以透過 Flanger 效果器的電晶體電路,來模擬這種音效。

Phaser

連續地增強與削弱部分的聲音訊號( 不斷針對音量、音高進行改變。)

因此,聽起來會有聲音的「漣漪感」以及「連續的缺口感」


 小提示:Phaser 經常會與 Flanger 混淆,建議參考接下來的第 2 支影片,直接用耳朵來區分會比較好理解。

Tremolo

直接針對「音量」,單純地進行快速的連續「放大音量、減小音量」

Vibrato

直接針對「音高」進行連續的「音高升高、音高降低」

 小提示:Vibrato 經常會與 Tremolo 混淆,兩者區別在於 Vibrato 是改變「音高( 頻率 )」,而不是「音量大小」。

Chorus( 0:56 – 3:34 )

Flanger( 3:35 – 6:18 )
Flanger vs. Phaser

兩個經常被混淆的電吉他音效。

簡單來講,Flanger 會有更強烈的「不太和諧的飛機呼嘯感」;Phaser 則是比較單純在強調「聲音的漣漪感、缺口感」。
Tremolo vs. Vibrato

另外一組經常被混淆的兩個音效。

簡單來講,Tremolo 是音量變化;Vibrato 是音高( 頻率 )變化。

其實,要把 Modulation 音效明確地區別清楚,若沒有一些理工背景,還真的不太容易。

以通訊工程領域來講,上方的 Modulation 常見效果,大致上就是三種「調變技術」的實際應用:

  • 振幅調變( Amplitude Modulation )
  • 頻率調變( Frequency Modulation )
  • 相位調變( Phase Modulation )

# 3.4. 時間系 Time

Time Effects( 時間音效 )就如同它的名稱,這種效果器就是「依照時間軸」進行訊號處理,藉此來改變原始聲波的音色。

Time 能夠製造出「空間深度」的聽覺感受,讓你的電吉他音色,就像是在某些「特定的演奏空間」進行彈奏。

Time
常見效果分類

原理與聽覺呈現

Delay

複製原始聲波,並且在短暫的「時間差」之後,播放複製的聲波。

通常能夠設定的參數:時間差、複製聲波的強度、重複播放的次數。

在聽覺呈現上,可以製造甜美的主奏吉他音色。

或者可以提高時間差,來產生具有空間深度感的音色。

Reverb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模擬「不同環境」所自然產生的空間反射波( 你可以理解成回音。)


4 種常見的 Reverb 模擬環境:
✅ Room:模擬房間回音,延遲 0.1 ~ 1 秒的微小回音。
✅ Spring:回音感與 Room 相似,但是更強化了高頻的音色。
✅ Hall:模擬殿堂等大型空間的回音,延遲 1 ~ 3 秒的回音;Hall Reverb 更強調第一個反射波,且回音消散的時間較快。
✅ Plate:第一個反射波較輕微,但整體回音會維持較久的時間。

Delay( 2:40 – 5:05 )

Reverb( 9:30 – 11:15 )

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Delay 是單純地將「複製聲波」進行重複播放;Reverb 則是專注於模擬出「實際演奏空間」的氛圍。

💡小提示:Time 這個音效種類,其實是滿吃電吉他樂手「個人喜好」的。

以我自己來講,就沒那麼喜歡 Delay 音效,而是比較願意去使用 Reverb;並且,Reverb 的效果強度,我通常也只會微小的開啟。

以上只是一個舉例,總之,就只是個人喜好的差異而已( 此外,Time Effects 的選用,通常也會跟演奏曲風有些許關聯。)

Time Effects 非常適合製造出「充滿空間感」的音色,例如: 空曠空間的回音感。
Time Effects 非常適合製造出「充滿空間感」的音色

例如:空曠空間的回音感

# 3.5. 頻率系 Frequency

若使用傅立葉( Fourier )數學原理,就可以將「原始聲波」分析為無數的「單一頻率波」之組合。

而這些單一頻率的波,正是音樂領域經常提及的「諧波( Harmonic )」。

Frequency Effects( 頻率音效 )則是針對「特定頻率」的諧波,進行不同的訊號處理,藉此產生音色的變化。

Frequency
常見效果分類

原理與聽覺呈現

EQ

EQ 能夠提供數個「頻段」的調整。

依照不同 EQ 設備,可以對「頻段」提供不同精細程度的調整。

在聽覺呈現上,通常用於雕塑你的「理想音色」基底,或者用於「均衡與修正」你的音色。

Wah-wah

哇哇踏板,在聽覺呈現上,就如同它的名稱,能夠產生「哇」的音色。


藉由踩踏這種效果器踏板,你將可以對原始聲波的「頻段」進行權重分配的變化:

踩踏板( Wah-wah ON ):削弱 Bass( 低頻 )、強化 Treble( 高頻。)
放鬆踏板( Wah-wah OFF ):削弱 Treble( 高頻 )、強化 Bass( 低頻。)

Envelope Filter

別稱 Auto-wah( 自動哇哇音效。)

藉由預先設定「音量」的觸發門檻:
門檻達標 → 啟動哇哇音效。
未達到門檻 → 取消哇哇音效。

因為是自動的設定,因此這類效果器的反應速度,會比前述的 Wah-wah 踏板還要即時。

Pitch shifter

用於提升或降低「原始聲波」的音高。

調整參數則是: 需要提升或降低「多少個音程( Interval )」。

你可以用「移調」的觀念,來理解這個音效。

Octave

用於提升或降低「原始聲波」的音高,調整的最小單位則是「8 度音程( Octave )」。

EQ 等化器音效。

影片介紹的是 3 個電吉他最基本的調整頻段:Bass( 低頻 )、Middle( 中頻 )、Treble( 高頻 )。
Wah-wah 哇哇踏板。

踩踏板: 削弱 Bass( 低頻 )、強化 Treble( 高頻 )

放鬆踏板: 削弱 Treble( 高頻 )、強化 Bass( 低頻 )
Envelope Filter( 別稱 Auto-wah )。

藉由預先設定的門檻,來「自動啟動」哇哇音效。
Octave 效果器。

自動將原始聲波「移調」,提升或降低的最小單位為「8 度音程( Octave )」。

4. 探尋你的理想音色

# 4.1. 嘗試與實驗

在認識電吉他效果器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趟「實驗旅程」。

你需要抱持好奇的心態,不斷地去實驗那些豐富的音效;嘗試去理解與記住一些常見的音效,並且感受自己的「音樂品味」以及「音色喜好」。


另外,雖然擁有豐富「音效」是電吉他其中一項魅力十足的優勢。

但你還是需要去留意,在電吉他「原始聲波」與「音效的使用」之間,仍要去注意他們的搭配均衡度。

# 4.2. 個人風格

隨著電吉他「練習階段」的進展,你應該會開始跨足到「音色」這個深奧的領域。

當你開始想要主動去探討電吉他音色時,這時候的你,應該對於「自己喜愛的音樂品味」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

接下來,嘗試去創造出自己的理想音色吧!共勉之 ~

感受自己的「音樂品味」以及「音色喜好」。
感受自己的「音樂品味」以及「音色喜好」

5. 結語

這篇文章,藉由功能原理相近的效果器,幫你歸納出了「音效的 5 大分類」。

而針對每一個大分類,也各別細分出了常見的效果器。


💡 小提示:這些內容對於電吉他初學者來說,若讓你在學習時覺得絞盡了腦汁、超級吃力,其實是很正常的。

因此,你可以先建立一點概略印象就好,未來再來慢慢複習。


在文章結束前,就讓 Blues-Feng 來帶你快速複習一下這次的重點吧!

電吉他「音效( Effects )」:

 音效 5 大分類

常見效果器

破音
Distortion

. Overdrive:中等失真。
. Distortion: 高度失真。
. Fuzz: 嚴重失真。

動態
Dynamic

. Compressor: 設定門檻,自動修正音量。
. Volume: 使用踏板改變音量。

調變
Modulation

. Chorus: 製造出像是主唱歌手 + 合唱歌手的搭配。
. Flanger:飛機呼嘯感。
. Phaser: 聲音的漣漪感。
. Tremolo: 連續放大音量、減小音量。
. Vibrato: 連續升高音高、降低音高。

時間
Time

. Delay: 將「複製聲波」進行重複播放。
. Reverb: 模擬「實際演奏空間」的氛圍。

頻率
Frequency

. EQ: 不同頻段的強度調整。
. Wah-wah: 哇哇踏板。
. Envelope Filter: 自動哇哇音效。
. Pitch shifter: 移調。
. Octave: 移調 8 度音程。

效果器音色,充滿著許多值得摸索的領域。
效果器音色,充滿著許多值得摸索的領域

期盼這篇文章的統整,有幫助到你對效果器的認識

那麼,這次的文章就先到這啦,掰 ~

Picture of Feng

Feng

電吉他樂手 / 舞者 / 文字創作者
熱愛藍調、搖滾、老歌
致力於即興創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返回頂端